m6米乐|米乐m6官网
通知公告
我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山东举行新时代地米乐M6质工作融入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12-03 13:15
  |  
阅读量:
  |  
作者:
小编

  米乐M6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3年11月8日(周三)上午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地矿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新时代地质工作融入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发布会由山东省委宣传部新闻三处处长宋德印主持。

  今天,我们邀请山东省地矿局、局长张晓海先生,山东省地矿局副局长刘祥元先生,山东省地矿局二级巡视员赵正来先生,山东省地矿局环境地质处(海洋地质处)处长康凤新先生,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队长张云峰先生,共同介绍新时代地质工作融入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2年10月2日,习总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充分肯定六队在矿产勘查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阐述了矿产资源及勘查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就大力弘扬优良传统、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等提出了殷切期望。

  一年来,省地矿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聚力贯彻落实习总重要回信精神这条主线,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践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职能、地质科技攻关等方面创新突破、深耕细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提供了高质量的地质服务支撑。

  我们聚焦国家和山东能源资源需求,立足省内攻深找盲,面向西部深化合作,走出国门开拓市场,突出关键矿种和重点区域,进一步加大矿产勘查力度,努力找大矿、找好矿、找富矿,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省地矿局印发了《关于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意见》,围绕服务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地质调查,提高矿产地质调查研究精度,加大金矿、富铁矿、晶质石墨、稀土、有色金属矿等战略性矿产勘查力度,共实施省财政项目66项,市地财政+市场项目200多项、自筹资金项目80余项,新圈定找矿靶区48处,新增金金属量97吨、铁矿1.38亿吨,重要矿产勘查取得新突破,有力提升了我省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主动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共实施各类地质服务项目1854个,累计完成各类调查面积10.3万平方千米,完成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620公顷,有效发挥了全省地质工作主力军作用。服务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成立山东省地热能源勘查开发研究院,为我省地热能源勘查开发提供高层次平台支撑。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积极推动地热能开发利用,加快建设示范工程,我们承担实施的郓城县美丽乡村建设采暖地热源工程,规划设计200眼地热井,已完工18眼,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县域地热供暖工程。聚焦泉脉保护监测、应急保泉措施等地铁建设“卡脖子”难题,提出地质工作服务泉脉保护一揽子解决方案。深入实施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逐步探索构建生态修复“沂蒙模式”。服务海洋强省建设,建强山东省海洋地质勘查院,实施海洋地质项目40余个。扎实开展地质工作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在缺水地区找水打井70余眼,总涌水量5万立方米/天,可满足60万人用水需求。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地质技术优势,致力于防灾、减灾、救灾,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实建优省应急测绘保障中心、省防汛抗旱应急救援地质保障中心、省非煤矿山应急救援地质保障中心、省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地质保障中心、省城市安全应急救援地质保障中心5支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16支市级地质灾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搭建起以山东省为中心,辐射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周边省区并可快速响应全国其他省份“空天地一体化”应急救援勘测需求的队伍体系。自主研发的“山东省地质勘查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已接入全省应急管理公共视频监控资源体系。今年牵头举办了黄河流域地质系统应急岗位职业技能竞赛,持续为我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山东地矿解决方案。

  我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聚焦解决地质领域重大科技问题,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出台《关于加强科技攻关的意见》,系统部署科技攻关。评审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项,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自主立项142项。新增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4个、院士工作站2个。制定行业标准2部、地方标准2部并获批发布。获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入选中国地质学会2022年度地质找矿十大重大成果1项。1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人获“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除此之外,省地矿局还积极发挥地质工作专业技术优势,在服务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矿山企业发展、文化旅游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提供了高质量的地质技术服务,受到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希望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持续关注和支持我省地质事业发展,广泛宣传山东地质工作创新发展的举措成效,讲好广大地质工作者发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精彩动人故事,为推动山东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重要回信精神,牢记总殷殷嘱托,胸怀“国之大者”,精准聚焦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扎实履行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使命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地质技术服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贡献地矿力量。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请问目前省地矿局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找矿成果?在地质找矿领域有哪些突出优势?

  省地矿局作为山东地质工作的开拓者和主力军,始终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积极服务国家和全省发展战略,共发现各类矿产147种,查明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75种,探明了全国四分之一的黄金储量,在胶东地区提交金矿资源3500余吨,使胶东地区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区,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原生矿和最大的蓝宝石矿,找到了一批大煤矿、大铁矿、多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为山东成为全国闻名的资源大省和矿业大省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1年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省地矿局切实扛牢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重大使命,在矿产勘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新圈定找矿靶区48处,新增金金属量97吨、银金属量190吨、铜金属量1661吨、铅锌金属量7.57万吨、铁矿1.38亿吨、稀土氧化物104万吨、晶质石墨178万吨、氯化钠矿物量8.82亿吨、氯化钾矿物量7.54亿吨。新发现铀、锂战略性矿产。特别是总回信后,六队又探获一处大型金矿床,查明资源量近50吨,其中新增20.9吨;在高唐县有望探获富铁矿1500万吨,为国内罕见富铁矿;在某海域发现磷钇矿(重稀土矿),初步估算潜在矿产资源16万吨,有望探获一大型矿床。一系列地质找矿成果的取得,进一步提升了我省的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为促进我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资源保障。

  一是地质找矿理论创新走在全国前列。聚焦重大地质问题和地质找矿关键技术难题,重点开展了战略性矿产成矿作用及找矿理论方法研究。在金矿找矿方面,首创的“焦家式”找矿理论改写了传统理论“大断裂带只导矿不储矿”的金科玉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创立的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和阶梯式成矿模式,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提出并建立的新类型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相关科研成果,荣获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系列的理论突破为胶东乃至全国深部找矿拓宽了找矿领域、提供了经验借鉴。在金刚石找矿方面,完成我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隐伏金刚石矿评价理论方法与预测,在金刚石成矿理论、找矿技术方法方面开展攻关,编制完成国家行业标准《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金刚石》,为今后我国金刚石勘查和矿政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工作标准。

  二是地质找矿科技水平走在行业前列。目前,省地矿局拥有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院士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高层次人才优势突出,建立了选拔培养和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专家、优秀人才的长效机制,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目前,省地矿局拥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泰山学者、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专家人才54人,为找矿突破打下了坚实的科技人才基础。

  三是“三线联动”构建了国际国内双循环地质找矿新格局。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立足山东、放眼省外、走出国门 “三线联动”,加快实施矿产勘查“走出去”战略。省外,主要面向西部地区,重点实施新疆、青海、内蒙、广西等地区的金、有色金属、铌钽等矿种勘查;境外,积极对接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相关部门和大企业集团,承担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等服务,实施了安哥拉、沙特、毛里塔尼亚、刚果(布)等境外合作勘查项目,为拓展多元化能源资源供给渠道,增强我省战略性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地质找矿模式创新赋能找矿突破。探索“技术+矿权+资金”等找矿模式,鼓励局属地勘单位之间合作找矿,挖掘自有探矿权找矿潜力,实现找矿突破。围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了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地方政府、矿业企业、各兄弟省局、高校之间的交流对接,开展合力找矿。地质找矿模式创新为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日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刚刚提到,省地矿局在推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有关情况?

  地热资源是一种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对于节能降碳、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省地矿局共开展各类地热项目已达119个。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成效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工作早、持续时间长。省地矿局早在1958年就完成了全国首个地热能勘查项目——即墨东温泉勘查;近年来,围绕地热能探测与开发,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调局和山东省地质勘查项目,开展了全省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与高效开发技术研发,在全省16市均发现了地热田、打出了地热井,实现了地热找矿重大突破,共发现96个地热田。在全国首次完成了采灌均衡、取热不耗水地热能可持续开采量计算,评价全省地热资源量为1.21×1021焦耳,折合标准煤413亿吨,按照“采灌均衡、取热不耗水”的开采模式,供暖用地热资源年可采资源量为57.57亿立方米,评价的地热能可持续开采量居全国前列。

  二是地热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技术强。我们成功破解了砂岩热储回灌困难这个世界级难题,建立中国北方首个砂岩热储地热采灌均衡、取热不耗水示范工程,率先实现地热能采灌均衡、取热不耗水可持续开发,引领我省砂岩热储地热尾水回灌率超过90%,回灌率和回灌规模均居全国领先水平。同时,在菏泽郓城建立岩溶热储新农村社区清洁供暖示范工程,形成了“郓城模式”;在东营市牛庄镇建立群井联动地热供暖+花卉种植梯级利用示范,打造了地热梯级利用牛庄“无烟小镇”模式,有效解决地热供暖规模化应用技术问题。这些示范工程入选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标准化示范项目”,为推动全省和中国北方地热能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引领。省地矿局完成的《地热资源探测理论技术突破与清洁供暖产业化应用》项目获201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三是地热能勘查开发利用成果丰硕。理论成果方面,出版了《山东省地热清洁能源综合评价》《砂岩热储工程技术与应用》等专著,建立了地热能富集理论、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地热能创新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技术创新方面,研发了深部硬岩高温高压复合钻进技术、地热尾水高效回灌技术,成功钻获了“华北地热第一井”、国内地热水量第一井、国内首个干热岩科学深钻、国内236℃埋藏最浅温度最高的干热岩地热井,助力我国深部地热资源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部署实施了山东省黄河流域高温地热能探测项目,在4283米深度钻获167℃的高温地热能。标准建设方面,参编全球地热领域首项国际行业标准——《中国地热供暖推荐做法》,制定出版国家行业标准6部、山东省地方标准10部,为地热资源找矿突破和地热清洁供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遵循。团队建设方面,组建的“深部地热能探测与清洁供暖创新团队”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成为全国唯一专题研究深部地热能探测与清洁供暖的科技创新团队。

  四是地热能勘查开发利用成效明显。在服务我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打造了“惠民县淄角镇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供暖面积30.1万平方米,每年可替代散煤1.5万吨;“鲁南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基地”为17.28万平方米民用建筑,2万平方米办公建筑提供清洁能源,每年可替代散煤约2390吨。在服务“双碳”目标方面,青岛国际资源配置中心浅层地热能项目,可实现供暖(制冷)面积130万平方米,每年可替代散煤4.37万吨,是山东省单体最大的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工程。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方面,正在承担实施郓城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采暖地热深井工程,设计施工100对采灌井,建成后供暖总面积592万平方米,每年可替代散煤30万吨,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中深层地热清洁供暖工程。近年来,省地矿局相继建成了城区及乡镇集中供暖(制冷)、农村社区分散供暖(制冷)、现代农业供暖等不同应用场景的示范工程8处,供暖面积达1094.04万平方米,每年可替代散煤52.47万吨。

  地质灾害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省地矿局在地质灾害预警防治和应急救援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在服务全省地灾防治方面,我们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摸清风险底数。去年以来,我们承担了全省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摸清了16个市136个区县的自然灾害风险底数和减灾抗灾能力水平,在全国率先完成了覆盖“省-市-县-乡镇-社区(村)-家(户)”的省级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数据库。二是突出科技赋能。编写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规范》等标准规范填补国内空白。黄河堤防工程隐蔽致灾因素应急处置技术体系为国内首创,该体系解决了堤防工程精准无损定位与快速修复的技术难题。我们局与工信厅联合在潍坊、泰安等6市建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数据研究与应用中心,并在全省率先建成灾害应急救援现场勘测技术支撑体系。我们局属地勘单位拥有服务于防灾减灾救灾的18大类223个单项资质,这些均为国内最高等级。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完成了全省85%以上的基础地质工作和地质图件编制,90%以上的地下水源地勘查工作;我们自主研发的“智慧地矿”系统拥有全省最全最细的地质资料,并开发出17个专业应用系统,在全省所有市建设完成长期动态监测点1527个,这些监测点覆盖全省所有重大地灾隐患。

  在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方面,我们局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色:一是应急救援队伍专业。2023年,局属5家单位获省政府批复入选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刚才张局长已作了介绍。这五个中心配备应急救援人员近900人,其中地质灾害防治专家78人。二是应急救援装备精良。这几年我们安排专项装备资金,配备了国家级专业支撑保障队装备904台套,依托这些装备,我们为矿山、隧道等领域专业队伍在滑坡、坍塌、崩塌类事故救援现场提供次生灾害监测预警,同时也为现场指挥、灾情评估提供实时数据支撑。三是应急救援能力较强。省地矿局先后在平邑玉荣石膏矿坍塌、栖霞笏山金矿爆炸等事故中提供救援地质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德州市平原县地震期间,省地矿局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提供震中16个村庄的应急测绘服务。今年我们还先后举办了山东省和黄河流域地质系统应急岗位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开展了实战演练235场、桌面演练62场,有效提升了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求和部署,为全省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提供应急地质调查、监测预警应急测绘技术服务,发挥我们局的地质主力军作用。

  济南地铁建设与保泉护泉和谐共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百姓关心的焦点问题,省地矿局是如何发挥地质专业技术优势,服务济南泉水保护与轨道交通建设的?

  泉水是济南的根与魂,是济南最靓丽的“名片”。作为全省首支水文地质专业队伍,自1958年建队至今,省地矿局八〇一队六十五年执守如一,一直奋战在泉水保护最前线。通过长期勘查工作积累了最完整、最系统的地质资料,我们完成了济南泉域第一张水文地质图,编制了首部济南泉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系统查明了济南泉域的水文地质条件、泉水成因和资源量,为泉水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不断强化泉水监测工作,设立地下水位监测点109个,累计形成自1958年以来最长序列的水位、水量、水质等基础监测数据180余万条,基本理清了趵突泉泉域的水文地质动态特征;我们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型,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济南泉水保护地下水监测平台”,不断提升泉水保护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首次提出“调蓄补源、采外补内、开源节流”三大保泉模式,持续优化泉水保护全链条、全过程服务,当好新时代“泉保姆”,支撑趵突泉持续喷涌20年。

  既要保泉护泉,又要城市发展。八〇一队全程服务城市重大工程建设,牵头开展了济南市地铁建设的前期调查论证及线网布局优化,承担了济南地铁全部线路的泉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正面回答了“济南哪些区域可以建地铁”“地铁建设到底会对泉水造成什么影响”,攻克了地铁建设决策阶段“卡脖子”难题;我们系统开展了地铁规划建设敏感路段专项水文勘查、试验、研究工作,创新提出了地下岩溶孔洞含水性快速探测方法并精准界定其标准值,为进一步细化确定泉脉的空间结构提供了依据;我们深度参与地铁建设施工期水文地质技术服务,创新提出“富水地层基坑封闭降水原位回灌”和“泉域富水地层地下水渗流通道修复”两项关键技术,将地铁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降到最低,目前已在4号线一期省体育中心站、千佛山站、山师东路站、泉城公园站等保泉重点车站以及6号线多个车站推广应用,为泉水与地铁相融共生提供地质技术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地矿局与济南市政府战略合作协议要求,积极申报建设泉水保护与城市发展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与轨道交通集团一道建好济南泉脉保护技术研究中心,聚焦泉水持续喷涌、应急保泉措施以及泉脉安全、地铁安全及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等关键环节,在深化泉水运移规律研究、制定泉水保护应急预案、建设泉水保护大数据平台、泉水保护关键技术创新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进一步推进总重要回信精神开红花、结硕果,为促进省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地矿力量。